首页 > 信息公开 > 通知公告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2024年艺术教育发展年报

来源: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时间: 2025-07-27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构建了“艺术实践+红色教育+非遗传承”三位一体的艺术素养培养体系。 

一、美育教育:以艺术实践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1. 大学生艺术团:打造精品力作,培育艺术人才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艺术团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设立声乐部、舞蹈部、器乐部、曲艺部、戏剧部5个分支机构,形成“团委统筹+专家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的运行模式。聘请校外艺术专家定期开展声乐训练、舞蹈编排、器乐演奏等专项指导,每周训练2-4次,年均排练节目30余个。

近年来,艺术团创作的话剧《甲午》获山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戏剧类一等奖,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获声乐类二等奖,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院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更通过艺术形式传递了红色文化和时代精神。


大学生艺术团获奖文件

大学生艺术团话剧《甲午》展演

2. 艺术社团:激发兴趣特长,繁荣校园文化

学院大力扶持艺术类社团发展,现有注册艺术社团6个,包括舞动青春社团(民族舞)、舞动心弦社团(现代舞)、Fish Hot舞社(爵士舞)、华韵汉服社、曲艺社团,覆盖学生800余人。社团年均开展活动50余场,形成《仙桃》《回声》《绽放》等20余个特色节目。

其中,舞动青春社团编排的《仙桃》以民族舞形式展现青年学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学院品牌节目;青禾声音艺术社创作的演讲《回声》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受师生好评。

《绽放》节目表演

《仙桃》节目表演

《回声》节目表演

3.第二课堂:搭建多元平台,深化美育实践

以“第二课堂”为抓手,搭建美育立体平台,加大学院美育特色活动占比,常态化开展迎新晚会、军训联欢会,紧紧依托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展校园集体舞大赛、 “心中的美食”摄影大赛、“逐浪新时代,中国新青年”海报设计大赛等各类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赛项目,以比赛的形式构建美育课堂,推进学院艺术事业发展。

“情燃薪火 筑梦青春”2024级军训联欢会

2024年迎新生文艺晚会


学院第七届集体舞大赛

二、红色文化传承:以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

1. 主题教育:厚植家国情怀

学院坚持把红色文化主义教育作为育人的重要抓手,把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一是积极开展各类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学院特邀天福山红色宣讲团作爱国主义教育宣讲、举办红色观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作品展、《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讲座、“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万米接力赛活动;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省市级红色基因传承主题教育活动,在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山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院学生创办的红色文艺作品《甲午》、《唱支山歌给党听》分别一等奖、二等奖,达到以史育人,用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效果。

天福山红色宣讲团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活动

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万米接力赛获奖队伍合影

“铭记历史,挺膺担当”爱国主义教育观影活动

2. 实践教育:传承红色精神

各级党、团组织把红色资源融入学生党性教育的全过程,把弘扬红色文化与开展党史、团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以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精神支柱为核心,组织开展了“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烈士陵园清明扫墓活动、三下乡实践团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活动、红色教育研学活动,打造课内与课外贯通,教育与实践衔接的思政课。

“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烈士陵园清明扫墓活动

“追寻红色遗迹,重述历史篇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合影

“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红色研学活动合影

3. 校园文化:营造红色氛围

学院把红色物质文化、红色精神文化、红色制度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校园红色宣传栏、红色校园标语、红色校园景观等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展示红色文化,宣扬红色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育人元素,打造特色育人校园,开展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晚会、快闪拍摄等活动,推进了红色文化进校园,形成了红色基因入人心的良好氛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晚会合影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晚快闪拍摄剪影

三、非遗文化传承:以传统文化润泽心灵

1. 非遗进校园:让传统技艺“活”起来

以社团文化活动为依托,邀请非遗大师现场传授技艺。邀请了威海剪纸协会、茶艺协会等7位非遗匠人为同学们授课。学生通过现场学习、体验和操作,学习到了多种非遗技艺的知识和制作方法。同时,学院以“百万大学生进社区”、“暑期三下乡”活动为契机,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与非遗传承相结合,开展了“非遗剪纸进社区,传统文化润童心”、“寻访传统文化,感受家乡之美”等社会实践活动,将“育德”与“传艺”相结合,打造融地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于一体的思政课程品牌。

非遗剪纸进校园活动

“非遗剪纸进社区,传统文化润童心”志愿服务活动

2. 社团活动:让文化传承“潮”起来

截至2025年7月,学院现有注册学生社团 31个,各类社团现有注册会员3788人,其中文化体育类社团21个,涵盖武术社团、曲艺社团、茶艺社团、华韵汉服社团4个传统文化社团。学院以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社团活动为有效载体,着重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举办中华传统文化武术表演活动、“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汉服制作活动、“壶中乾坤,多元茶艺文化”茶艺鉴赏等主题活动,形成具有良好学风校风、高雅文化品位、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

中华传统文化武术表演活动

“壶中乾坤,多元茶艺文化”茶艺鉴赏主题活动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汉服制作活动

3. 课程建设:让传统文化“扎根”课堂

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教育作用,在大一第二学期为所有专业开设16 课时、2学分的《传统文化与艺术》课程,课程内容包含了传统文学、传统哲学、传统技艺、传统建筑、传统演绎、传统书画、传统饮食等内容。通过了解传统文化及传统手工艺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艺术素养教育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工程。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核心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整合校内外资源,以更加创新的形式丰富艺术教育内涵,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艺术素养教育全覆盖。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让艺术教育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活水,让红色基因成为青年成长的底色,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的光彩,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代美育工作贡献“山铝”智慧与力量!

集团首页|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鲁ICP备09097068号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