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院系设置 > 互联网学院

互联网学院数字媒体教研室:“以赛促教”赛课融合共发展

来源: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时间: 2024-11-27

高水平的技能竞赛不仅是学生展现才华的舞台,更是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育创新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互联网学院秉持“以赛促教、赛课融合”的教学理念,将各类国家、省级技能大赛的竞赛标准对接职业院校日常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

近期,互联网学院数字媒体教研室召开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课融合共发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旨在积极推进赛课融合,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学、共进、共同开展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赛事引领,创新驱动

通过课程与竞赛的紧密结合,以实践教学为新的探索点,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变革,旨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实用与创新兼备的能力,让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成效显著。

课程与竞赛深度融合。互联网学院深刻认识到,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学院大胆创新,将各类赛事作为教学改革的催化剂,推动课程与竞赛的深度融合。在课程设计中,学院注重引入竞赛元素,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到竞赛的氛围和压力,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创新思维。

实践教学体系重构。学院围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核心理念,重构了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学院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增设实训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职场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赛事,将竞赛作为检验教学成果、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这种“课堂+竞赛”的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学方法大胆革新。学院鼓励教师采用项目式、情景式、案例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参与赛事的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通过模拟竞赛环境、组织小组讨论、邀请行业专家讲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创新:赛事平台,多元发展

赛事平台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的桥梁,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挑战极限的舞台,更在无形中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促进了知识的跨界融合与能力的多元化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实践教学模式下,互联网学院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参赛项目,通过团队协作、导师指导等方式,培养其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学院还注重将创新教育融入赛事中,通过举办创新项目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强化师生互动与合作。在备赛过程中,学院师生紧密合作,共同攻克难关。教师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们则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模式,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信任与默契,还促进了学术氛围的浓厚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评价体系多元化发展。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学院在评价体系上进行了创新。学院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课程评价体系建设。许多课程除了传统的考勤、考试等成绩外,还增加了赛事获奖、实践项目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既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又关注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公平、全面的成长舞台。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教师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可以结合竞赛,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以赛促教,促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动态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应用。这种方式也使学生认识到学无止境,通过参加比赛激发自身学习热情,将课堂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以赛促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希望赛课融合的方式为课程建设注入新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王嘉伟

集团首页|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鲁ICP备09097068号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